三菱plc中比較指令的用法詳解
三菱plc中比較指令的具體用法
三菱plc中比較指令分為(wei) CMP和ZCP。
1、CMP的指令代碼為(wei) FNC10,ZCP的指令代碼為(wei) FNC11,兩(liang) 者待比較的源操作數[S·]均為(wei) K、H、KnX、KnY、KnM、KnS、T、C、D、V、Z,其目標操作數[D·]均為(wei) Y、M、S。
2、CMP指令的功能是將源操作數[S1·]和[S2·]的數據進行比較,結果送到目標操作元件[D·]中。在圖13-3中,當X0為(wei) ON時,將十進製數100與(yu) 計數器C2的當前值比較,比較結果送到M0~M2中。
3、若100>C2的當前值時,M0為(wei) ON,若100=C2的當前值時,M1為(wei) ON,若100<C2的當前值時,M2為(wei) ON。當X0為(wei) OFF時,不進行比較,M0~M2的狀態保持不變。
4、ZCP指令的功能是將一個(ge) 源操作數[S·]的數值與(yu) 另兩(liang) 個(ge) 源操作數[S1·]和[S2·]的數據進行比較,結果送到目標操作元件[D·]中,源數據[S1·]不能大於(yu) [S2·]。當X1為(wei) ON時,執行ZCP指令,將T2的當前值與(yu) 10和150比較,比較結果送到M0~M2中。
5、若10>T2的當前值時,M0為(wei) ON,若10≤T2的當前值≤150時,M1為(wei) ON,若150<T2的當前值時,M2為(wei) ON。當X1為(wei) OFF時,ZCP指令不執行,M0~M2的狀態保持不變。
三菱PLC控製係統一般設計方法:
1、分析控製係統的控製要求
熟悉被控對象的工藝要求,確定必須完成的動作及動作完成的順序,歸納出順序功能圖。
2、選擇適當類型的PLC
根據生產(chan) 工藝要求,確定I/O點數和I/O點的類型(數字量、模擬量等),並列出I/O點清單。進行內(nei) 存容量的估計,適當留有餘(yu) 量。根據經驗,對於(yu) 一般開關(guan) 量控製係統,用戶程序所需存儲(chu) 器的容量等於(yu) I/O總數乘以8;對於(yu) 隻有模擬量輸入的控製係統,每路模擬量需要100個(ge) 存儲(chu) 器字;
對於(yu) 既有模擬量輸入又有模擬量輸出的控製係統,每路模擬量需要200個(ge) 存儲(chu) 器字。確定機型時,還要結合市場情況,考察PLC生產(chan) 廠家的產(chan) 品及其售後服務、技術支持、網絡通信等綜合情況,選定性能價(jia) 格比好一些的PLC機型。
3、硬件設計
根據所選用的PLC產(chan) 品,了解其使用的性能。按隨機提供的資料結合實際需求,同時考慮軟件編程的情況進行外電路的設計,繪製電氣控製係統原理接線圖。
4、軟件設計
(1)軟件設計的主要任務是根據控製係統要求將順序功能圖轉換為(wei) 梯形圖,在程序設計的時候最好將使用的軟元件(如內(nei) 部繼電器、定時器、計數器等)列表,標明用途,以便於(yu) 程序設計、調試和係統運行維護、檢修時查閱。
(2)模擬調試。將設計好的程序下載到PLC主單元中。由外接信號源加入測試信號,可用按鈕或小開關(guan) 模擬輸入信號,用指示燈模擬負載,通過各種指示燈的亮暗情況了解程序運行的情況,觀察輸入/輸出之間的變化關(guan) 係及邏輯狀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,並及時修改和調整程序,直到滿足設計要求為(wei) 止。
5、現場調試
在模擬調試合格的前提下,將PLC與(yu) 現場設備連接。現場調試前要全麵檢查整個(ge) PLC控製係統,包括電源、接地線、設備連接線、I/O連線等。在保證整個(ge) 硬件連接正確無誤的情況下才可送電。
將PLC的工作方式置為(wei) “RUN”。反複調試,消除可能出現的問題。當試運一定時間且係統運行正常後,可將程序固化在具有長久記憶功能的存儲(chu) 器中,做好備份。
評論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