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菱PLC編程軟件GX Developer使用說明(二)
在對話框中輸入Y0,點擊“確定”,則線圈輸入。
用同樣的方法,可以輸入其他程序。
下麵解釋一下工具條中各按鈕的功能。
F5—輸入常開觸點。
F6—輸入常閉觸點。
SF5—輸入並聯常開觸點。
SF6—輸入並聯常閉觸點。
F7—輸入線圈。
F8—輸入功能指令。
F9—輸入直線。
SF9—輸入豎線。
CF9—橫線刪除。
CF10—豎線刪除。
SF7—上升沿脈衝(chong) 。
SF8—下降沿脈衝(chong) 。
aF7—並聯上升沿脈衝(chong) 。
aF8—並聯下降沿脈衝(chong) 。
caF10—運算結果取反
F10—劃線輸入
aF9—劃線刪除
(2)、從(cong) 鍵盤輸入。
如 果鍵盤使用熟練,直接從(cong) 鍵盤輸入則更方便,效力更高。不用點擊工具欄中的按鈕。以例8-1程序為(wei) 例,首先使光標處於(yu) 第一行的首端。在鍵盤上直接敲入 ld x0,同樣出現一個(ge) 對話框,如圖8-10。再敲回車鍵(Enter)。則程序輸入。接著鍵入out y0。再敲回車鍵(Enter)線圈輸入。 再輸入or y0,回車即可…….
用 鍵盤輸入時,可以不管程序中各觸點的連接關(guan) 係,常開觸點用LD ,常閉觸點用LDI,線圈用OUT ,功能指令直接輸入助記符和操作數。但要注意助記符和 操作數之間用空格隔開。對於(yu) 出現分支、自鎖等關(guan) 係的可以直接用豎線去補上。通過一定的練習(xi) 和摸索,就能熟練地掌握程序輸入的方法。
4、梯形圖編輯。
在輸入梯形圖時,常需要對梯形進行編輯,如插入、刪除等操作。
(1)、觸點的修改、添加和刪除。
修改:把光標移在需要修改的觸點上,直接輸入新的觸點,回車即可;則新的觸點覆蓋原來的觸點。也可以把光標移到需要修改的觸點上,雙擊,則出現一個(ge) 對話框,在對話框中輸入新觸點的標號,回車,即可。
添加:把光標移在需要添加觸點處,直接輸入新的觸點,回車即可。
刪除:把光標點在需要刪除的觸點上,再按鍵盤的“Delete”鍵,即可刪除再點擊直線,回車即可。用直線覆蓋原來的觸點。
(2)、行插入和行刪除。
在進行程序編輯時,通常要插入或刪除一行或幾行程序;操作方法:
行插入:先將光標移到要插入行的地方,點擊“編輯(E)”彈出下拉菜單,再點擊“行插入(N)”,則在光標處出現一個(ge) 空行,就可以輸入一行程序;用同樣的方法,可以繼續插入行。
行刪除:先將光標移到要刪除行的地方,點擊“編輯(E)”彈出下拉菜單,再點擊“行刪除(E)”,就刪除了一行;用同樣的方法可以繼續刪除。注意,“END”是不能刪除的。
5、步進指令輸入
步進指令的輸入方法和FXGP-WIN-C版本的軟件有所不同,主要是STL指令的表現格式不同,在FXGP-WIN-C軟件中,是一個(ge) 觸點的形式,而在GX Developer版的編程軟件中,是相當於(yu) 一個(ge) 線圈的形式表示的。
圖1 :以前的形式 圖2:FXGP-WIN-C版的形式 圖3:GX Developer版的形式
圖 1、圖2均采用了“接點”的形式,而圖3的STL指令則在梯形圖上占用了一行——疑問就產(chan) 生在這裏:當使用GX Developer編程時,在[
]內(nei) 輸入STL Sxx(xx為(wei) 編號,十進製數字),本指望出現圖1或圖2的形式,結果出現的卻是圖3,於(yu) 是認為(wei) “STL”指令沒有被輸入對。
下麵我們(men) 通過一個(ge) 例子來說明如何輸入步進指令,寫(xie) 出該狀態轉移圖和梯形圖。
(a) 狀態轉移圖
(b) 梯形圖
6、程序的轉換
程序通過編輯以後,電腦界麵的底色是灰色的,要通過轉換變成白色才能傳(chuan) 給PLC或進行仿真運行。轉換方法:
(1)直接敲擊功能鍵“F4”即可。
(2)點擊菜單條中的“變換(C)”→彈出下拉菜單→在下拉菜單中點擊“變換(C)”即可。
7、程序傳(chuan) 送(電腦-PLC)。
PLC寫(xie) 入:把程序從(cong) 電腦→PLC。(1)點擊快捷按鈕 。(2)點擊菜單條中的“在線(O)”彈出下拉菜單,在下拉菜單中點擊“PLC寫(xie) 入(W)”。
PLC讀取:把程序從(cong) PLC→電腦。(1)點擊快捷按鈕 。(2)點擊菜單條中的“在線(O)”彈出下拉菜單,在下拉菜單中點擊“PLC讀取(R)” 。
伟德betapp(www.mdcgfw.com)專(zhuan) 業(ye) 經營:三菱變頻器、三菱PLC、三菱觸摸屏、伟德登录地址等工控自動化產(chan) 品的批發和代理工作,400-8819-130 大客戶:13823726967 吳經理
本文原創自:深圳海藍機電設備有限公司,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s://www.mdcgfw.com/article/84.html 、
關(guan) 聯閱讀:
評論信息